
第二轮“猪周期”是2010年6月-2014年4月,历时约4年,其中2010年6月-2011年9月为上行周期,历时15个月,涨幅98%,2011年9月-2014年5月为下行周期,历时32个月。这个周期是相对经典的猪周期,外部干扰因素较少,价格主要是受到猪周期内生动力推动。在前一个周期的影响下,能繁母猪的存栏量自2009年起开始下跌,进入2010年,对猪肉供给的影响开始逐步显现,猪肉价格开始攀升。2010年8月,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4580万头,为周期内低点。13个月后,猪肉价格迎来周期内高点,2011年9月,猪肉价格攀升至30.4元/千克。随着猪肉价格的高涨,养殖户纷纷增加后备母猪存量,猪肉价格又一次进入下行通道,并一直持续到2013年上半年。为了稳定猪肉价格,2013年5月,商务部等三部委联合开启冻猪肉收储工作,提振了市场信心,短期价格有所恢复。但随着反腐工作深入和打击“三公消费”,2014年猪肉价格再次下行。
4月3日晚间,厦工股份发布公告称,厦门市育明工程机械有限公司(下称育明公司)以前者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为由,向厦门市中级法院提出对厦工股份进行重整的申请。厦工股份表示,目前该申请是否被法院受理,公司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尚具有重大不确定性,公司将及时披露该事项相关进展情况。
有观点认为当前CPI处于较高水平,会制约货币政策放松,我们认为,货币政策结构性放松不会加剧当前的通胀问题。当前CPI之所以维持高位,核心原因在于猪肉的供给端,要解决CPI的问题,应当通过供给端的政策来发力。例如短期内适当放松对生猪养殖业的环保约束,减少不合理的禁养区划定;利用财政补贴等手段扶持前期退出市场的养殖大户,帮助其尽快恢复生产;加快投放储备的冻猪肉;加紧研制安全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等。货币政策主要作用于需求端,加大逆周期调节将主要刺激有效需求,防止经济过快下滑。猪肉需求主要受到人口数量、消费偏好、居民收入等因素影响,近年来整体保持稳定。历史上,猪肉消费没有因为货币政策的变动而产生明显的变化。因此,加大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并不会进一步推高猪肉价格,而是会通过增加有效需求,对冲PPI和核心CPI过快下行、企业利润下滑,实际利率快速升高的态势,为高质量发展赢得时间。
“S-400是一台电脑,F-35也是一台电脑。但你不会把自己的电脑连接到敌人的电脑上,这基本上就是我们正要避免的”,五角大楼负责国际安全事务的代理助理部长凯蒂·维尔巴杰如是说。虽然尚未做出决定,但美国官员证实,美国政府正考虑暂停目前推进中的向土耳其交付F-35战机的准备工作。
3 进城生活更舒心了对于进城务工的老乡们来说,一方面可以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,将承包地转让或者退还集体。另一方面,也可以保留承包权、流转经营权或者通过代耕托管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。多种选择,让老乡们可以安心进城生活。责任编辑:刘万里 SF014
中信证券则聚焦结构转型,拥抱高端制造和服务业两条主线。高端制造方面看好以汽车零部件、工程机械和光伏为代表的具备全球竞争力领域,以半导体、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自主可控设备/核心零部件,以5G为代表的新基础设施,以及以新能源车、智能家居为代表的新兴消费品制造。服务业方面看好医疗服务、保险服务和教育。